2019.07.07 09:33:51 浏览数:0
7月4日,青岛市2018年度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班结业典礼在青岛农大举行,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孙刚、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连勤、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处处长张福光、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国梁、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效仿出席结业典礼,青岛市直单位、各区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及30名参训学员参加典礼。
朱连勤在致辞中指出,青岛农大自2017年被山东省人社厅和教育厅联合确定为首批省级军队转业干部承训高校以来,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加强与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与沟通,先后承担了首期和第二期培训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充分信任和肯定。
朱连勤强调,开展军队转业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是党中央关于做好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重要部署,是安置好使用好军队转业干部的一项重要举措,做好此项工作是事关国家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朱连勤指出,在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和支持下,双方共同创建了“四三二”军转干部培训“青岛模式”。通过一年的大学学习,学员的知识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弥补了新岗位所需知识,优化了知识结构、拓宽了眼界和视野,增加了智慧、增强了本领,提高了岗位所需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此次培训达到了助力学员实现转型发展,由优秀的军队人才成长为优秀的地方人才的目的。
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孙刚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培训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培训工作组织有序、成效显著。二是培训模式更加成熟规范、培训方式有了新突破。三是各方对军转干部教育培训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
孙刚对今后培训工作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要继续提高站位,深化理解军转干部高校培训的重要意义。退役军人部门要加强各方面沟通协调,建立责任机制,发挥好牵头组织作用。各接收单位要大力支持军转干部入高校培训。承训高校要抓好工作落实。二是要聚焦培训实效,不断提升军转干部高校培训质量。要对两期37名学员实行动态跟踪,紧密结合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需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求,设置培训课程、改善培训思路、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培训质量。三是要注重军转干部培训工作创新,实行多元化的培训方式。要根据军转干部和安置单位的实际,提供更具特色的、专业化的培训服务,积极探索退役军人学院、退役军人培训基地等模式,全力打造军转干部高校培训的“青岛模式”。
导师代表、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效仿同志向全体毕业生表达了祝福,学员代表、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孙同舟同志代表全体学员表达了感激之情,表示一定会“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以所学知识积极迎接新挑战,奋力开创新境界。
孙刚、朱连勤、张福光、李国梁分别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孙刚、朱连勤分别为优秀学员和优秀结业论文获得者颁奖。
结业典礼前,举行了结业答辩,展示学员一年来学习成果,答辩评委邀请学员所在单位领导参与答辩担任答辩评委,让用人单位较好地掌握学员培训效果,为今后培训提出更好地意见和建议。
此次培训是学校承担的第二期青岛市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班,共计30名学员,涉及12个专业。为做好培训工作,学校积极探索建立“四三二”培训模式,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一是建立“四个一”菜单式培训体系,一人1个培养方案、一人1张课程表、一人1名学业导师、一人1个实训实践计划,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将能力培养贯穿培训全过程。二是落实三个方面的服务保障措施,让学员与全日制学生一样享受教学资源,配备良好地生活条件,营造了安心、静心、专心的学习环境。三是实施两个层面的强化管理,建章立制规矩管、建立班级党支部和班委会自我管,营造了良好学风和班风。
今后,继续教育学院将认真总结培训经验,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更好地推动青岛市军队转业干部转型发展。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主楼1313 电话: 0532-58957207 邮编:266109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