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6 19:19:01 浏览数:0
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性考核,也是衡量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为使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特制订本管理规定及程序要求。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开展研究与论证的能力。
2、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应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调查研究、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的能力;方案的比较分析、论证能力;设计、计算和实验能力;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工程实践意识等。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实施
(一)选题原则与要求
1.选题必须符合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体现专业基本内容、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充学生所学知识,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2.选题应结合本职工作任务,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增强课题的应用价值、实用价值。文科类的选题要突出现实性,着重分析研究本企业改革和现存的热点、难点问题;理工类的选题重点在于结合本职工作、结合工程实际,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3.在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选题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要适当,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培养计划规定的时间内,经过指导教师的指导及自身努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对于结合生产和科研实际的较为复杂的课题,要求取得阶段性成果。
4.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一人一题,若需两人合作,必须明确各自承担的部分,工作量须符合规定要求,但论文内容不能雷同。
5.选题一般先由学生根据本职工作、个人基本情况和兴趣申报选题意向,经指导教师审核后,方可正式开题。
6.下列情况的题目不宜安排做毕业设计(论文):
① 与本专业教学内容不符的;
② 范围过于狭窄、内容过于单一,达不到全面训练目的的;
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无法完成或不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
(二)、毕业论文(设计)方案:
课题一旦确定,学生即可根据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制定毕业论文(设计)方案,运用所学的方法和一切可能的手段或设备等实验条件,就课题进行调研,收集、整理资料,并制定出毕业论文(设计)的方案。
毕业论文(设计)的方案应注意可行性和可能性,充分考虑教学单位的软硬件条件及学生本人的把握能力。要在充分全面了解课题内容的基础上,尽量简单、明了、科学地撰写出系统、全面、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方案。
毕业论文(设计)方案应包括完成课题任务所用的实验手段、方法、资料、具体步骤以及预期结果等。
学生做出毕业论文(设计)方案后,须交导师审查,并在导师审查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实际工作进程。
(三)、实施
在毕业论文(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研究目标及实现目标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的加工和整理,最终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基于分析研究,撰写报告或论文。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
1、对内容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的部分:
(1)题目:应简洁、明确,概括性强,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以精练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论文的主要论点及结论,或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出3~5个最符合论文主旨要义或最能表达设计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正文:包括前言、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
毕业论文的前言应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毕业设计的前言则要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要解决的问题等。前言要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
在毕业论文的本论中,学生要运用各方面的实验结果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围绕主题思想分层次、有条理地展开论证,充分展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在毕业设计中,本论应包括设计方案的论证;对设计说明书中参数、数据、部件规格的计算等;结构设计;样机或试件的实验及测试情况;方案的校验等部分。
结论:
毕业论文的结论是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做的结束语。应总结全文,加深题意。毕业设计在结论部分则要以理论验算或实验测试的方式来校验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了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5)参考文献:在结尾部分应按参考或引证的顺序,列出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
(6)注释:可以采取文中注、脚注或文末注的方式。注释的形式要符合规范。
(7)附录:对论文中一些不必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或设计里各种篇幅较大的图纸、数据表格、计算机程序等材料,可以编入附录中。
2、写作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论文(设计)应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文字流畅。
(3)论文(设计)中使用的度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单位。
(4)对论文中的图表要给予解释,统一编号和图题,安排在相应的位置。手绘图形一律用碳素笔在硫酸纸或复印纸上誉描,并编好图号、图题。如果同类图表数量过多,可作为附录列在论文后面。
(5)毕业论文(设计)篇幅以3000--5000字为宜(不含图表、程序和计算数字)。
(6)毕业论文(设计)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A4纸打印。
(7)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符合国际标准,或遵守目前国内通用的格式。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
1、指导教师的资格
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经办学单位批准的教师、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
指导教师应具有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业务水平高,教风严谨,责任心强。校外指导教师资格必须符合学校规定。
2、指导教师职责
毕业论文(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每个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论文(设计)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①指导教师应提出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并根据课题的性质和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
②对学生进行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查询有关参考书目和文献资料,审查学生拟订的设计方案或写作提纲。
③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上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按时完成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初稿的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
④在整个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应按教学计划的规定保证对学生指导答疑的周学时数,定期对学生进行答疑。
⑤在答辩前审查完毕业论文(设计),实事求是地向答辩委员会写出对学生工作态度、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水平、应用价值等的评语、意见和建议,并给出评定成绩。
⑥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
五、对学生的要求
1.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虚心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2.在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期间,学生应重点进行调研和资料查阅,落实选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和措施等,并阅读中外文与课题有关资料不少于两万字。
3.学生在撰写论文期间,要积极主动地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4.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论文)工作。一旦发现套用和抄袭他人成果者,按作弊论处,情节严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5.在学期间,累计欠15学分以上者,不允许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六、成绩考核与答辩
1、答辩
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各函授站要组织答辩,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
(1)答辩委员会组成
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前,各函授站要成立答辩委员会,组织并主持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一般由5至7名专家组成。如果需要答辩的学生很多,可以在答辩委员会下成立几个答辩小组,具体负责答辩工作。
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成员必须由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不得参加对自己学生的答辩工作。
(2)答辩工作程序和要求
①答辩小组组长宣布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开始,并宣布答辩小组成员名单。
②答辩人报告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
③答辩小组提问,答辩人就所提问题进行回答
④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情况等确定成绩,写出评语。
2、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
(1)采用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优秀的比例一般控制在20%以内。学生的总成绩由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评分组成,分别占40%和60%。
(2)在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时,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要做到实事求是,不以印象为准,不以指导教师的声望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评分时既要看学生的论文(设计)本身,也要考虑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实际表现。对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应予以充分的注意。
(3)评分标准应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间的表现,即工作是否努力,态度是否认真,是否遵守各项纪律,表现是否出色。
②能否按时、全面、独立地完成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任务,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论文(设计)是否立论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结论正确,是否有创见性,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如何。
④论文(设计)中是否使用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栏目齐全,书写工整。
⑤论文是否写作格式规范,符合有关规定。论文中的图表、设计中的图纸在书写和制作上是否规范,是否执行国家有关标准。
⑥原始数据搜集是否得当,实验或计算结论是否准确可靠,能否正确使用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
⑦在答辩中,能否简明和正确地阐述论文(设计)中的主要内容,准确深入地回答主要问题,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
1、管理总则
全校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在主管校长统一领导下,由继续教育学院、各函授站、指导教师分级落实完成。
2、继续教育学院职责
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负责全校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的宏观组织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有:
①制定本校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和规定。
②负责全校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抽查、检查、评估和总结。
③组织全校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的教学研究和改革。
3、函授站职责
各个函授站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全过程管理。主要职责为:
①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和部署,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拟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措施。
②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动员,组织审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为学生指定合适的指导教师。
③定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抓好题目审查、过程检查、答辩检查等各个环节。
④成立答辩委员会和各专业答辩小组,组织答辩工作。
⑤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将毕业论文(设计)材料汇总并归档。
4、工作程序
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
5、文档管理
①毕业论文(设计)课题落实后,各函授站把各专业的情况汇总,上报继续教育学院。
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一周内,各函授站把各专业的情况汇总后报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科备案。
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结束后,各函授站进行自评和总结。并将自评结果和总结报告以书面形式交继续教育学院教务科存档。
④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结束后,各函授站要将毕业论文(设计)交到继续学院教务科保存,保存期一般为三年,优秀论文应长期保存。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主楼1313 电话: 0532-58957207 邮编:266109
鲁ICP备13028537号-5 鲁公网安备 37021402000104号 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